《创世记》(源自希腊语 Γένεσις,Génesis;圣经希伯来语:בְּרֵאשִׁית,罗马化:Bərēʾšīṯ,意为“起初”)是希伯来圣经和基督教旧约圣经的第一本书。其希伯来语名称与其第一个单词 Bereshit(意为“起初”)相同。《创世记》记述了世界的创造、人类的早期历史,以及以色列的祖先和犹太民族的起源。
传统上,摩西是《创世记》以及《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大部分内容的作者;然而,现代学者,尤其是19世纪以来的学者,认为这些书的作者是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比摩西的时代晚了数百年。基于对考古学、遗传学和语言学证据的科学解读,大多数学者认为《创世记》主要是神话传说,而非历史记载。
全书分为两部分:太古史(第一至十一章)和祖先史(第十二至五十章)。太古史阐述了作者对神性以及人与造物主关系的观念:上帝创造了一个美好且适合人类的世界,但当人类以罪恶败坏了这个世界时,上帝决定毁灭他的创造物,只留下正直的诺亚和他的家人,重建人与上帝的关系。祖先史(第十二至五十章)讲述了上帝选民以色列的史前史。遵照上帝的旨意,诺亚的后裔亚伯拉罕离开他的出生地(被描述为迦勒底人的吾珥,现代学术界暂将其认定为苏美尔人的吾珥)前往上帝赐予的迦南之地,他在那里过着寄居的生活,他的儿子以撒和孙子雅各也一样。雅各的名字改为“以色列”,并通过他儿子约瑟的帮助,带领以色列人,总共七十人,连同他们的家眷,进入埃及。上帝应许他们拥有伟大的未来。《创世记》以以色列人在埃及为结束,为摩西的到来和出埃及记做好准备。故事穿插着一系列与上帝立约的情节,范围逐渐缩小,从与全人类(与诺亚的约)缩小到与一个民族(亚伯拉罕及其通过以撒和雅各的后代)的特殊关系。
在犹太教中,《创世纪》的神学重要性集中在上帝与他所选择的子民以及子民与应许之地之间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