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希伯来语:ספר ישעיהו,[ˈsɛ.fɛr jə.ʃaʕ.ˈjaː.hu])是希伯来圣经中后先知书中的第一卷,也是基督教旧约中大先知书中的第一卷。它的题词表明其出自公元前 8 世纪的先知以赛亚·本·阿莫斯之口,但有大量证据表明,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在巴比伦之囚期间及之后创作的。约翰·克里斯托夫·多德莱因在 1775 年提出,这本书包含两位相隔一个多世纪的先知的作品,而伯恩哈德·杜姆则首创了一种观点,即这本书包含三个独立的神谕集,这种观点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被普遍接受为共识:原以赛亚书(第 1-39 章),包含公元前 8 世纪先知以赛亚的话语; 《以赛亚书》(第40至55章)是公元前6世纪一位匿名作者在以色列被掳期间创作的作品;《以赛亚书》(第56至66章)则是以色列人从被掳之地归回后创作的。以赛亚书第1至33章应许对犹大、耶路撒冷和列国的审判与复兴,第34至66章则推测审判已宣告,复兴即将到来。虽然如今几乎没有学者认为整本书,甚至大部分内容都出自同一作者之手,但本书的内在统一性已成为近期研究的焦点。
本书可视为对耶路撒冷在流放期间及之后命运的延伸沉思。本书的后以赛亚部分描述了上帝将如何通过一位君王般的救世主(弥赛亚)将耶路撒冷变成他统治世界的中心,这位救世主将摧毁压迫者(巴比伦);这位弥赛亚就是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他只是实现耶和华王权的代理人。以赛亚公开反对腐败的领袖,为弱势群体发声,并将正义的根源植根于上帝的圣洁,而非以色列的圣约。
《以赛亚书》是第二圣殿时期(约公元前515年 - 公元70年)犹太人最喜爱的著作之一。在基督教圈子里,它备受推崇,被称为“第五福音书”。其影响力超越基督教,延伸至英国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从亨德尔《弥赛亚》的歌词,到“铸剑为犁”、“旷野之声”等众多日常用语,都体现了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