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圣经中的《尼希米记》主要以第一人称回忆录的形式记述了尼希米(一位在波斯宫廷担任高官的犹太人)在巴比伦被掳后重建耶路撒冷城墙,以及将耶路撒冷城和其人民献给上帝律法(妥拉)的过程。自 16 世纪以来,它通常被视为圣经中的一本独立经卷。在此之前,它被收录在《以斯拉记》中;但从 13 世纪开始,拉丁基督教圣经将《武加大圣经》分为两部分,分别称为《以斯拉记上》和《以斯拉记下》。这种划分随着第一批希伯来语和拉丁语印刷圣经的出版而成为正典。16 世纪中叶,日内瓦出版的改革宗新教圣经译本首次将之前称为《以斯拉记下》的文本命名为《尼希米记》。
圣经完整索引